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史法規

法規名稱: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自費安養、養護作業規定
民國 89 年 04 月 11 日
圖表附件:

一、本規定依「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養安置辦法」第九條第貳項訂定。

 

二、國軍退除役官兵(以下簡稱榮民)自費安養、養護,悉依本規定辦理。

 

三、依本規定申請自費安養、養護,以領有本會發給之「榮譽國民證」
                未 安置公費就養,並有能力負擔應繳之費用者爲限。

 

四、辦理榮民自費安養、養護工作權責區分如左:

()本會:負責榮負責榮民自費安養《養、養護政策制定、施政計畫審
               定、工作考成及安置核定。

()榮民服務處:負責榮民自費安養、養護之申請登記、調查、初審及
              轉報。
()榮民自費安養中心及榮譽國民之家榮民自費安養、養護 專區(以下簡
              稱「榮民安養中心」及「榮家自費安養護專區」)專區 」):負責榮
              民自費安養、養護之申請登記、調查、初審及轉報, 並辦理施政計
              畫編報、安養契約之訂立及安置、照顧、服務等。

 

五、榮民申請自費安養及養護,須具有左須具有左列各項條件:

()單身榮民自費安養

1須年滿六十一歲以上者。

2須在台無配偶、無須撫養子女者。

3身心狀況正常,無法定傳染疾病,能自行料理生活起居,不須他人照
      顧者。

()榮民夫婦自費安養

1榮民須年滿六十一歲,配偶年滿五十歲以上者。

2無子女或子女無扶養能力,經榮服處(或榮民安養中心、榮家)訪查屬
    實者。

3夫婦身心正常,無法定傳染疾病,能自理生活起居,不須他人照顧者。

()殘癱榮民自費養護:

1殘癱但意識清醒者。

2行動須賴輪椅、拐杖或其他工具者

3雙目失明者。

4自理生活困難者(不含精神病、法定傳染疾病、二十四小時抽痰之植物
    人及老人痴呆症)

5前列情形如仍在住院醫療或未經醫療機構鑑定證明,須長期養護照顧
    者及老弱乏人照顧者,不予安置。

()申請自費安養與養護榮民(或配偶)體檢證明,如載有感染法定傳染病
       之病情,經治療不具傳染性後,得同意再申請自費安養與養。

()凡因內亂、外患、貪污或殺人罪經判處徒刑有案者,不予安置。

 

六、榮民符合前條要件,志願自費安養、養護者,應於規定期限檢附退
  伍令()、榮榮民證、戶籍謄本、經行政院經行政院衛生署評鑑合
  格之地區醫院以上之公立及財團法人醫院體檢表(申請養護者須檢附
  前述醫院診斷證明或地方政府發給之「身心障礙手冊」影本)等,
  向戶籍所在地之榮民服務處、榮民安養中心及榮家(登記表格式如附
  件一、二、三)經上述單位查證初審符合費安養、養護條件者,檢附
  其戶籍騰本及前述醫院體檢表(申請養護者檢前述醫院診斷證明或「
  身心障礙手冊」影本)等,函送本會辦理。對不合費安養食護規定者
  ,逕予婉復。另榮民申請轉介自費養護者養護者,得依榮民病況與
  需要,且合於自費養護條件者,檢附其戶籍謄本及前述醫院診斷證
  明或「身心障礙手册」影本等,報會核定轉介養護。

 

七、本會對於合於自費安養資格條件之申請案,若申請人數超過其若申
  請人數超過其指定之榮民安養中心(榮家)空餘床位數時,得依申請
  人之年齡、軍中年資、退伍時階級等標準審核計點(核計要點如附
  件四)排列先後順序,分送榮民安養中心(榮家)辦理簽約、繳費及進
  住安養手續,至額滿為止。

 

八、榮民安養中心(榮家)應以本會核定之容量,足額安置榮民安養(養護)
  
經本會核定安置榮民,由榮民安養中心(榮家)通知於一定時限內報到
  辦理約進住,並提供環境設施、公共規約及繳費方式等簡介資料,經
  通知一個月內未按規定辦理報到簽約者,視同自願放棄,由榮民安養
  中心(榮家)依本會核定之名額人選中依序通知遞補進住依序通知遞補
  進住,並報會核備,以充份發揮設施功能。

 

九、 自費安養、養護榮民須向榮民安養中心(榮家)應繳交費用規定如左:

()生活費。

()服務費。

()保證金於簽約時繳交應繳之標準額度金融機構定存單,由單位集中保管
              或委請單位派員協助榮民辦理定存單,退養時發還;惟退養前如有損壞
              公物或積欠生活、服務費者,於保證金內扣抵。

前列生活費、服務費及保證金額度標準如附件五,生活費與服務費每次預繳
六個月份,並按年度依左列原則檢討調整:

()生活費:比照公費就養榮民「主副食費」額度調整,如如公費就養榮民
              當年度「主副食費」未作調整時,得依當年度物價漲幅指數及實際需要
              檢討調整。

()保證金及服務費:悉按上年度軍、公、悉按上年度軍、公、教人員俸給
              調整幅度,辦理調整。自費安養、養護費用收繳、退還方式如次:

1收繳:每半年收繳乙次(以實際進住日期,以日計算)

2退還:以實際離開(出國、請假等事、病假)三日以上論日計退費(住院、退
    住、轉介及特殊事件等,以離開滿一日以上即退費)

()服務費:

1收繳:每半年收繳乙次,區分上(一月)、下(七月)半年,每月15日前進住收
     取全月費用,16日以後進住收取半月費用。

2退還:出國、請假、住院等事、病假不退費,退住時須提前一個月告之每
     月15日前退住,退半個月費用,16日以後退住不退費。

 

十、 榮民自費安養、養護,不定期限,但得依其意願及養、養護契約規定
                  辦 理脫離安養。

 

十一、 安安養榮民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中止其安養或養護

()違反合約規定者。

()不遵守生活公約,妨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養護者。

()經安置自費安養後,身體殘()障,無法自理日常生活者(未遷離前所
             需特別護理,由當事人自理或委託辦理;另自費養護榮民不受此限)

()寄醫、外出、請假逾三個月者。

()因案遭通緝或判刑須執行者。

前項第一二、四、五款者,應限期遷離;第三款所列情形者,榮民安養中心
(榮家)應協調其送醫或協調改調榮家自費養護安置,或辦理停俸安置榮家就
養但屬原奉准安置,並已進住,因寄醫、外出及進入大陸地區定居,合於第
四款規定經報會中止就養者,得由各安養中心(榮家)列入存記。俟其健癒出
 院、無意繼續工作或自大陸地區回台定居,得優先安置,惟應提前一個月申
請,俾利安置作業。

 

十二、 榮民夫婦自費安養,榮民或榮民或配偶亡故後,安置單位應將榮民
                          或配偶調整以兩人安置一間為原則,榮民可依其志願調整至單人房
                          ,並重行簽訂安養合約。力負擔所繳費用時,得協調由地方政府轉
                          介安置照顧。

 

十三、 安養護榮民之一般疾病診療及預防保健,由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辦
                          理;急病或重大疾病,單位應護送至榮民醫院或全民健保簽約醫院診
                           療。

 

十四、 自費安養、養護榮民亡故者,由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通報相關單位
                          及其指定連絡人。其喪葬及遺留財物處理,悉按本會相關規定處理。

 

十五、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應訂定安養(或養護)、服務、請假,住院等規
                          章、規約報會核定後公布實施。

 

十六、 榮民安養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除妥善照顧安養榮民之生活外,並應
                          依照本會有關規定加強安養榮民精神生活照顧及個案輔導工作,以
                           調劑身心,健全人生理念。

 

十七、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辦理自費安養養護,應以服務代替輔導,以自
                           治 及協和代替管理,以愛心互助維持祥和之安養護環境。

 

十八、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爲發揮安養榮民自治管理精神,得設「生活自
                          治管理委員會」,由榮民互選委員五十五人組成之,在單位指導下
                          ,共同負責榮民伙食、福利、休閒及權益維護等,以促進安養護生
                          活之改進。

 

十九、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所收安養、養護經費運用,應依照附件六「榮
                           民自費安養護經費運用要點」規定辦理,未經報會審查核定之經費
                           ,不得支用。

 

廿、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爲提昇服務品質,得依需要將榮民一般法定事務
                   性工作採外包方式辦理,榮家設置「殘癱、失智榮民自費養失智榮民
                   自費養護專區」者,所需看護工人力,亦應採外包方式行之。

 

廿一、 榮民安養中心與榮家收容安置情形,應填報安養護應填報安養護人
                          數統計報告表(格式如附件七)及新增、退住安養人員名册(格式如附
                          件八),於每月五日前送會備查(不另備文)

 

廿二、 本規定如有未盡事宜得另函補充說明之。

 

廿三、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